构筑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纵深

日期:2021-08-23        来源:《科技中国》2021年第八期pp.40-44

字体:【

  文/陈套(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形成,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科技创新的组织性、集聚性正在成为大科学时代的显著发展趋势。构筑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纵深要以重大科学技术目标为牵引,加强原始创新布局和科技攻坚力量组织,提升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建立激发人才活力的创新文化,坚持开放合作创新。只有统筹推进,协同发展,才能发挥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形成,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科技创新不仅要立足当前、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更要面向未来、着眼长远、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只有牢牢抓住了新一轮科技创新的战略机遇,明确创新方向,强化目标牵引,超前谋划部署,构筑全方位、大纵深、立体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激活人才创新的活力和动力,提升基础性、系统性、战略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健性,才能实现对国家战略科技需求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效支撑,才能在未来发展中占领先机和主动,才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科技创新战略包括科技立法、规划、政策,科技创新布局,优先发展领域,研发组织方式,攻坚力量建设等,构筑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纵深要从六个方面努力。

  一、科技自立自强的前瞻部署牵引

  科技创新越来越强调国家和政府对创新的组织作用,包括政策和立法引导,制定发展战略和优先发展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布局,凝练发展目标,部署重大科技创新计划、工程和任务等。创新的动力由人才、机构和政府形成的“三螺旋”动力场决定。人才创新的动力包括兴趣和价值的内生驱动以及机构支持和政策引导的外部动力。机构通过建设创新平台与研发环境,为人才创新提供条件保障和激励引导;政府制定政策制度和规划布局,为人才创新提供经费支持和优先目标。只有人才、机构和政府三者创新逻辑同向,行为协同一致时,才能激发强大的创新合力。

  一是通过科技立法,保障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国家科技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科技立法是科技发展的法律保障,是科技战略和科技计划制定实施的根本遵循,是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法律地位的保障。在制度法律层面赋予创新主体自主权,给予基础研究稳定支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奖励、商业化前采购和企业创新税收优惠的政策引导。制定优先发展领域,通过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方式,加快“从0到1”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产出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二是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要坚定创新自信,加强科技预见。创新主体在国家目标和战略方向的指引下,坚持目标导向和需求牵引,凝练未来发展目标、方向,明确创新目标的实施路径。通过优化人才、经费和平台等资源要素配置,制定适宜并促进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规律的人才引进和评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国际科技合作等制度,发挥制度评估导向和激励约束的作用,引导和促进前瞻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创新产出。三是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创新引领。应把国家战略科技需求的目标导向与科技创新规律、人才研发兴趣驱动相结合,引导人才勇于在创新无人区前瞻探索,敢于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建设追求卓越、质量极限的工匠精神和先进文化,营造鼓励成功、包容失败的创新生态环境,树立批判质疑、敢于突破、知重负重、永不言弃的科学精神,传承老科学家精神,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强化精神指引和创新能动性。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有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二、关乎长远战略的原始创新布局

  基础研究是所有创新的总开关。通过原始创新发现并运用科学规律,创造更先进的生产力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要求和世界科技强国的经验探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是科技创新的长远战略、基础战略和根本战略,是基于未来发展和科技创新规律的前瞻研判和战略选择。创新面向未知,基础性研究是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创新性活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布局和领先,而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式,集中优势资源在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进行前瞻部署,加强在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优先培育。

  一是加强基础研究的关键领域布局和优先发展突破。聚焦生命、信息、物质、空间、材料等基础性学科领域,布局高风险的前沿重点项目,资助新的跨学科交叉中心建设,资助青年研究人员开展高度创新性、高风险、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促进重大科学突破和原始创新成果产生,防止出现未来创新发展的掣肘。二是建设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战略需求和科技创新规律相适宜的科研组织。聚焦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高校、国家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推进建设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建设若干基础科学家创新团队,专攻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结合区域创新基础,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科研创新平台布局建设,培育一流学科和重大科技创新能力,形成若干区域创新策源地。三是坚持以重大科学成果产出为导向的研发保障和创新评估。科技发展到今天,解决任何一项根本科学问题形成重大科学发现,都不仅仅是简单的归纳演绎和几次实验室的实验,而是要进行长周期、不确定性和重大风险性的反复研究,需要极端科研条件和创新平台,需要经过无数次失败的实验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的艰难创新。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才打开了门。科学的海洋浩瀚而充满暗礁,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这就应坚持创新性思维和理念,坚守创新韧劲和不怕失败的精神,坚持以解决真正科学问题和产出重大原创成果为评估导向,并对科技创新研究过程和人才给予稳定支持和风险补偿。

  三、解决当前需求的攻坚力量组织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集中资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解决“卡脖子”燃眉之急与长远发展“心腹之患”的必然要求和内在逻辑,是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战略选择。科学发现的创造性应用形成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发明催生新的重大科学发现。当今任何一项战略性、系统性、集成性和颠覆性的技术发明,都需要巨大的经费保障和多学科创新团队的竞争协同攻关。这就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机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解决一批影响和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一是强化攻坚力量国家队组织部署。聚焦生物、量子、能源、信息、材料制造、深海深空等变革性关键技术,加强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布局和建设,发挥国家科研院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队”作用,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从而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有组织的创新和创新的集群集聚性成为大科学时代科研组织方式的显著趋势。美国高校前10%的机构研发支出占比超90%,德国超70%,研发具有高度集聚性。在组织攻坚力量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过程中,应强化国家统一部署,防止科研项目一哄而上或大搞拼盘。多方资助会让创新主体多头负责,导致创新力量和资源的分散。二是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围绕国家战略科技需求,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工程,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为基础的极端科学条件创新平台和探索深海深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焦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卡脑子”问题,解决底层技术、集成性技术难题,筑牢科技创新领域风险安全保障。三是完善“揭榜挂帅”机制。揭榜挂帅的核心是以需求为导向的开放创新,是通过科技悬赏的方式解决特定领域的技术难题、以科研成果来兑现的科研经费投入创新机制。英雄不问来路,抓创新不问“出身”。谁有能力谁干,谁干得好谁受奖励。明确奖励性质,突出责任使命和重大成果。这就应坚持开放公平、过程竞争择优、成果导向兑奖,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巨大的创新潜能。

  四、实现竞争优势的产业质量提升

  美国著名战略家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钻石模型,其核心观点是通过产业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健性,增强产业发展的能力、质量和效益,进而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必须坚持走内涵式、创新驱动式发展道路,形成依靠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模式。这也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要求。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创新的落脚点,扩大内需就必然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否则就是奇技淫巧。

  一是应建立完整的工业产业体系,占据产业链中高端。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价值,形成国际标准和影响力品牌,才能在产业链分工上占据优势和主动地位。加强对科技领军型企业创新的鼓励和支持,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以科技领军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为示范牵引,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核心产业领域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专项成果为基础,开展后续成果研发支持,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在战略性产业创新领域自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形成未来产业发展新优势。通过研发税收减免、政策支持服务人才获取知识技术转移价值、知识产权激励等政策引导,促进高增长性和创新性企业发展。二是开展广泛深度合作,引导创新要素集群集聚。发挥地方创新布局积极性主动性,整合优势,突出重点,以共同的市场和科研领域为基础,打破创新的制度藩篱,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加强对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实现最大范围的整合和互补,形成创新要素的集群集聚和最优配置,打造若干特征鲜明、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强多元创新主体协同网络体系建设,改变从知识到生产力的单向发展管道,推动产学研融通融合,引导高校、研究所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包括项目共研、机构合作、平台共享、人才交流和成果转化。以项目合作为基础,推动机构合作和实体创新联盟建设。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灵活性,建设技术转移和输出、产业资本整合以及专业技术工程化等专业化平台,形成从科学、技术、工程到产品创新的一体化研发模式。

  五、激发人才活力的机构文化建设

  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人才竞争的根本在制度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高校、院所等用人单位应通过构建和优化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引进等机制,完善人才工作制度,建立促进人才创新的条件平台和促进人才创新的先进文化,最大程度地支撑、服务和保障人才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创业,激发存量人才活力,汇集增量人才动力。

  一是精准引进增量创新人才。邓小平强调“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难得呀”!按照科研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善“靶向引才”机制,引进前沿领域和工程技术领域的领军人才,给予政策倾斜和特别支持。从事长周期风险大的基础研究、战略性研究的创新人才具有知识溢价和人才溢价效应,应给予高质量的服务和保障,探索建立非共识科技项目的评价机制。人才依托机构对特殊人才要多从心理上关爱、精神上关心、物质上保障。引导人才以项目研发建设卓越团队,以一流团队促进基础研究领域重大突破。二是激发存量人才活力。发挥用人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用好用活用足人才政策,激发人才活力和动力,建设协同创新、战斗力强的科技创新团队。木桶的短板影响容水量,木桶的结构决定承重度。建立梯次接续、研发互补的人才团队,形成人才结构竞争力。设立科技攻关创新团队培育基金,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实践中,增强团队的竞争能力。对于创新意识强、创新韧劲大、敢于挑战、甘坐冷板凳的人才给予相应的物质待遇,让敢创新、能创新、善创新的人才拥有潜心研究、安心创新的条件和环境;让创新潜力大、成果突出的人才得到应有褒奖和待遇。三是汇聚国内外一流人才。通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享、实验平台联合研究、机构政策支持,吸引海外人才。解决好海外人才的安居服务和研发保障,汇聚利用全球智力资源,开拓人才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增强科技创新的前瞻性。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吸引更多的海外青年学者,进一步提升人才储备的国际化水平。

  六、面向人类未知的开放合作创新

  科学研究是面向人类未知的创新,理应聚焦宇宙深海、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基本科学和共性技术问题,开展全球研发合作、信息知识共享,共同迎接全球风险挑战,让科技创新更好造福人类。这就要求科技创新一定是开放包容的,是互惠共享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各创新主体应坚持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上,与国际创新主体开展广泛深度合作,加强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共性技术突破,构建纵深合作的国际创新网络,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一是以项目共研和人才交流为基础促进机构深度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布局,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部署下,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和深度的国际科技合作。在基础科学的若干领域,与科技强国加强项目分工合作和共同研究,催生前沿领域的重大科学发现。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项目为依托开展人才互动交流,吸引汇聚国际一流科学家。向国际创新组织贡献中国人才,为国际创新方案建设发出中国声音。二是建设具有示范影响力的国际合作基地。加强创新链产业链的国际布局,吸收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共建国际研发机构和国际创新联合实体,形成若干开放的基础研究中心,催生若干国际研发中心和国际合作基地,形成稳定的国际科技合作创新联盟。举办国际创新大会,提升科技创新国际影响力。吸引汇聚国际一流的企业和人才落户,增强区域“人才红利”效应。三是积极主导或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在科学研究活动高度组织化和专业化的背景下,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联合建设国际大科学工程已成为解决人类共同关心的基本科学问题的关键组织形式。中国已深度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国际大科学工程,科技大国形象正日益凸显。应加快在生命健康、信息技术、前沿交叉等领域牵头组织或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提高中国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主动性,提升中国在国际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增强中国创新的国际影响力。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