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喜

职        务:所长

职        称:研究员

学        历: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科技政策;科技人才;科研机构管理;科学传播; 公益项目评估

个人资料

 个人简介

 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攻读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社会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

 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科技政策;科技人才;科研机构管理;科学传播;公益项目评估。


主持课题

2017~ 北京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

2017~ 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与政策问题研究(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

2016~2017 国家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中组部委托项目)

2016~2017 科技部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设置相关问题研究(科技部人事司委托项目)

2015~ 2017 重点领域的科技创业动态跟踪调查(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

2015~2017  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公众形象调查(第四轮,中国科协)

2015~ 2017 北京市科协调查站点基本情况调查体系研究(北京市科协)

2015~2017 科研信用体系与社会信用体系联动机制研究(科技部政策司委托项目)

2014~2016  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科学共同体中的形象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4~2015 科技社团在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中的作用(北京市科协)

2014~2015 大数据分析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北京市科协)

2014~2015 借助新媒体创新科普传播方式研究(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2013~2014 北京市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北京市科协)

2012~2013 高端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研究(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

2012~2013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实施效果评估(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

2011~2013 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时间利用状况调查(中国科协)

2011~2013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定量分析研究(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2010~2012 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公众形象调查(第二轮,中国科协)

2008~2009 “中国肯德基曙光基金”未来需求评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2006~2007 首批“曙光毕业生”受助情况评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2006~2008 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公众形象调查(中国科协)

2004~2005 春蕾计划社会效益评估(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成果

 专、译、编著


《科技政策研究之社会调查方法》(合著),科学出版社,(将出)

《中国的包容性创新》(编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

《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合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科技工作者社会公众形象调查报告》(合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春蕾计划社会效益评估》(合著),北京出版社,2007

《西部人民的生活》(中英文版,编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公共研究的治理——走向更好的实践》(译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理论的关键议题》(译著),北京出版社,2005

《中国公共科研事业改革发展:借鉴与探索》(编著),科技部条件财务司 财政部教科文司,2004

《非营利组织与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合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6-2015)(编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学术期刊文章:


何光喜,石长慧,薛品,赵延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科学界的形象——基于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科学基金》,2016.5

朱依娜,何光喜,“学术产出的性别差异:一个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社会》,2016.4

何光喜、张文霞、樊立宏,“科研软环境亟待改善”,《中国人才》,2016.5

李锋亮、王云斌、何光喜,“什么因素影响了大学教师的学术发表”,《教育发展研究》,2016.6

樊立宏、何光喜 张文霞、石长慧,“海外归国高层次科技人才对我国科研环境的认知与评价”,《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5.11

何光喜,赵延东,张文霞,薛品,“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6城市调查数据的社会学分析”,《社会》,2015.1(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转载)

何光喜,朱依娜,“城镇公众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及其影响因素”,《科学学研究》,2014.8(《新华文摘》2014.21

何光喜,赵延东,杨起全,“我国科研资源分配不均等程度初探”,《中国软科学》,2014.6(《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2014.11

王奋宇,卢阳旭,何光喜,“对我国科技公共治理问题的若干思考”,《中国软科学》,2015.1(《新华文摘》转载)

杨璐,何光喜,赵延东,“我国农技推广人员的高职业忠诚度及其原因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14.12

朱依娜,何光喜, 高校教师工作与科研时间的性别差异及其中介效应分析,《科学与社会》,2014年秋季刊

李强,赵延东,何光喜,“ 对科研人员的时间投入与论文产出的实证分析”,《科学学研究》,2014.7

薛品,何光喜,张文霞,“互联网新媒体对科学家公众形象的影响初探”,《科普研究》,2014.6

卢阳旭,何光喜,赵延东,“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邻避’运动:形成机制与治理对策”,《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4

鲁晓,洪伟,何光喜,“海归科学家的学术与创新: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数据分析”,《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14.11年(第12辑)

杨璐,何光喜,李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调查分析”,《软科学》,2014.6

马忠才,赫剑梅,何光喜,“藏族人口教育获得影响因素研究”,《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马忠才,何光喜,郝剑梅,“藏族人口教育中的性别差异探析”,《中国藏学》,2013.3

薛姝,何光喜,赵延东,“我国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活动的现状与障碍——基于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数据”,《中国科技论坛》,2012.1

李锋亮,陈鑫磊,何光喜,“女博士的婚姻、生育与就业”,《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3

李锋亮,陈鑫磊,何光喜,“硕士毕业生的迁移就业与工作满意度”,《人口与经济》,2011.6

何光喜,赵延东,“真实与错位:科技工作者的公众形象与自我形象比较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11.12

赵延东,何光喜,朱依娜,“预防与抑制:社会资本对家庭暴力的作用机制初探”,《社会》,2011.1

李锋亮,陈鑫磊,何光喜,“工作找寻的强度、保留工资与起薪”,《青年研究》,2011.6

李锋亮,何光喜,“拉力与推力: 硕士毕业生迁移就业的双重驱动”,《高等教育研究》,2011.4

邓大胜,何光喜,张文霞,赵延东,王元,“关于建立我国科技志愿服务体系的思考”,《中国科技论坛》,2011.4(《新华文摘》)

何光喜,王奋宇,“我国科技工作者群体的公众形象及其认知基础”,《中国软科学》,2009.7

何光喜,王奋宇,“创新型国家的社会结构基础”,《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0

何光喜,马缨等,“科技工作者公众形象研究的现状和问题”,《科学学研究》,2008.3(《新华文摘》)

 课题组,“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回顾与展望”,《新视野》2004.1

 

论文集文章:

 卢阳旭,何光喜,赵延东,“中国共享经济发展与社会影响调查报告”,《社会蓝皮书:201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2018

 何光喜,廖苗,石长慧,张文霞,赵延东,“我国公众对转基因的认识与态度”, 《社会蓝皮书:201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

 薛品,薛姝,何光喜,“面向少年儿童的新媒体科普:现状、挑战与建议”,《中国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2014-2015》,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薛品,石长慧,张文霞,何光喜,赵延东,“教育期望.职业期望.出国期望——中小学生家长对子女未来期望的研究”,《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

 何光喜,赵延东,石长慧等,“科学家的社会公众形象:现状与变化”,《社会蓝皮书: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

 何光喜,石长慧,张文霞,马缨,赵延东,“汶川灾区居民生活恢复重建情况监测报告(20082011)”,《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

 何光喜,“从应急型捐赠到常规型捐赠:汶川地震中与社会捐赠相关的几个问题”,《2010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邓大胜,何光喜等,“孩子长大了干什么——家长对中小学子女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社会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

 王奋宇,何光喜,马缨,邓大胜,赵延东,“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与政策需求”,《社会蓝皮书: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

 马缨,何光喜,赵延东,“SARS期间北京市民的收入波动及其影响因素”,《社会蓝皮书:200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

 何光喜,“被动的自愿:对四城市个人慈善捐赠行为的多因素分析”,《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报纸杂志文章:

 “传统产业改造不能只靠高新技术”,《科技日报》,2018.3.23

 “人才竞争,既要鼓励也要规范”,《科技日报》,2018.3.18

 “社交媒体影响科研者学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9.12

 共享单车,只是共享经济1.0”,《科技日报》,2017.3.11

 “屠呦呦获奖与论文考评”,《光明日报》,2015.12.11

 “改革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光明日报》,2015.11.20

 “科研人员的时间去哪儿了?”,《科技日报》,2014.6.12

 “更加重视科技工程项目的社会风险”,《学习时报》,2014.3.3

 “论战型科普:治理网络科学谣言的新武器”,《科技日报》,2013.10.18

 “医患关系”难题该如何破解?《科技日报》,2013.7.26

 “于莺式难题”呼唤人才评价方式变革,《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7.26

 “抗震救灾也需要引入大数据思维”,《科技日报》,2013.5.30

 “震后人民生活现状大调查”,《科技日报》,2011.12.29

 “我国科技工作者对创新环境的评价”,《创新科技》,2011.4

 “从应急型捐赠到常规型捐赠”,《中国社会报》2010.5.13 2

“地震灾区潜在失业风险不容忽视”,《科技日报》2009.11.29

 “西部农业科技:恶劣的自然条件粗放的生产方式”,《科技中国》2005.11

 “国际上公共风险管理动态及对我国的启示”,《科技中国》2005.2

 “应对社会突发事件需要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中国经济时报》2003.6.6

 “我国非营利组织在非典防治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中国经济时报》2003.6.6

 “非典流行期间更应重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经济参考报》2003.5.20;《中国经济时报》2002.5.23

 “实验室里的战役:公众看非典科研活动”,《科技日报》2003.6.5

 “北京市民的非典防护意识与行为分析”,《科技日报》2003.6.5

 “差异:非典信息需求、传播与评价的人口特征”,《科技日报》2003.6.5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